據良將的了解,制造業最關心三個問題:“生產什么產品?需要生產多少?如何開展生產?”。面對這三個問題,前兩個ERP就可以解決,而如何開展生產這問題,則由生產現場進行把握,這就需要用到MES系統。
對于計劃如何下達到生產環節,生產過程變化又怎樣可以快速反饋給計劃,在計劃與生產之間就需要有一個實時的信息通道,MES系統就是這個計劃與生產之間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信息樞紐。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關于生產組織和管理的新概念MES,他們定義MES能通過信息的傳遞,實現從訂單下達開始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對工廠發生的問題,能夠實時記錄,并及時做出反應和報告。
為何這樣說呢?在以往,生產管理人員在進行產品生產時,最希望了解就是,在什么時間,生產什么產品,需要多少原料, 什么時候可以交付?對于設備管理人員,機器的效率如何,目標值是否有偏差,什么時候要進行保養維修?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僅僅依靠手工管理手段,是很難能奏效的,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這些都可以依靠建設MES系統來實現。它可以根據作業任務,分配人員、設備、工具、物料來協調進行生產,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同時跟蹤其現有工作完成情況。
針對設備管理,MES系統中的設備管理模塊,能夠通過對設備的狀態監控,數據收集和維護指導等相關措施,保證機器設備和相關資產的正常運轉,來實行企業的相關目標。
MES系統是通過對企業生產組織和管理的實踐進行總結后發展起來的應用系統,因此,從本質上講,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帶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實踐的經驗證明,MES對企業生產制造平臺的優化確有許多明顯幫助和指導作用。
更重要的是,通過MES系統的使用可以改善企業以下方面的過程性能,并給企業帶來效益。